无标题文档 不能停止的公益活動
張茂盛
春城無處不飛花,春天處處充滿青春,充滿朝氣,充滿活力,開滿花朵的樹像一支花傘插在地上。公路兩旁,山地上,田野裏散落零零星星的花朵,處處散發春的氣息。隨著春天的到來,第一季家訪也拉開序幕 ??。從元陽綠春到麗江,同樣的地點每年重複相同作業,從申請、訪談、審核到家訪,環環相扣。一點都馬虎不得,怕的是花冤了捐款人的錢。對我來說,每年家訪有時候會讓人覺得煩厭,但是因為責任,不得不更加嚴謹把關。
家訪,是學生對基金會的坦白,是基金會對學生家庭嚴謹的考察。通過這個關卡的貧困生才能接受資助。對他們來說,這是一個百裏挑一的機會,可以專心讀書,不用為了交不起學費而輟學。貧困山區百姓在山上生活,往往只要能填飽肚子,對物質並沒有強烈需求。在繁忙的都市居民眼裏,他們的生活步調倒顯得那麼自在悠閒,好像過著無憂無慮與世無爭的日子。隨著現代都市文明的入侵,他們究竟是生活環境得到改善,脫離貧困了?還是生活步調被打亂了?究竟是得是失?家訪後心情隨著山巒起伏不定。他們真正需要什麼?除了幫孩子讀書,我們又能幫什麼?破舊的家園 ??,斷壁殘垣,隨時有坍塌可能。千縫萬補的衣服,沉重地披在身上,無情歲月在臉上烙下深深皺紋,已讀不出是多大歲數。
玉龍縣西部山川奇險,民風淳樸。傳說中納西族花馬古國故地在這裏,因此古跡不少,主要景觀有石鼓老、君山長江第一彎等很多靚麗景點。藏族、彝族、普米族、傈僳族、白族、納西族等少數民族沿金沙江兩岸居住,有的居住在崇山峻嶺中,多是車行不到人煙稀少的山谷裏,他們生活貧困,物資短缺,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換取生活所需物品。交通不便切斷地方經濟的流通,也封閉了外來的資訊。居家是漆黑的牆壁,簡易的爐灶,一簞一瓢,一天只吃兩頓飯,只有土豆、玉米、野菜,菜裏也沒什麼油水,穿的是千補百衲的破舊衣衫,加上乾旱糧食欠收 ??,種種情景令人心酸!但是貧困山區百姓對陌生人到訪,都傾其家裏所有的物品,乾癟水果、瓜子 ??,來接待遠方到訪的客人,好客而真誠。與城市人的現實功利恰恰成了強烈對比!
山路遙遠崎嶇難行,在路上我們遇見兩名失學兒童,一個初二輟學,另一個小六畢業,他倆說吃都成問題了,哪有錢上學!邊走邊聊孩子臉上終於勉強擠出笑容。大男孩說:幹農活時摔斷腿行走不便,加上經濟困難,上學對他來說已經是過去的往事。小男孩回答不出為什麼天天幫人放牛?唉!可憐的孩子!這輩子就與山為伍。無奈!回程公路邊小路行走十幾分鐘,幾根木頭加上幾片石板組合的房子(這哪能說是房子?)學生家在這兒。父親輕度智障,母親耳聾,叔叔也是智障,妹妹已輟學幫媽媽幹農活,還有一個高齡爺爺同住,一家六口。親眼目睹這種家庭,抬頭望著藍天我啞口無言 ,深怕滾滾淚水又不聽使喚。幸好這家庭還出了一個優秀學生,佛祖保佑!!!
山區生活條件,因地區、環境、作物、收益各有不同。資助物件與條件彈性很大,我們資金有限又要求高效率,這都需要義工無償的奉獻參與,學校領導更要積極配合,推薦學生不可含糊應付了事。家訪工作對基金會而言,是每年必行之事。學校推薦學生是關鍵,憑著一張推薦函內附簡單的學生資料,義工每年不遠千里迢迢從臺灣、中國各地、美國 ??,來到昆明,為的是幫助貧困學生完成階段性學業或是上大學。許多義工扛著年邁的身軀,長途跋涉翻山越嶺,為落實學生家庭背景,甚至冒著跌落萬丈深淵的危險,不畏路途艱辛按申報名單逐家訪談。落實資金流向避免遭濫用,是為了給捐款人一個明確交待。
萬一學校推薦學生不符合條件或應付了事,不但浪費義工時間、人力、體力、財力,對基金會全體工作人員士氣打擊更是大,因為這是鄙視弱勢族群的行為,對公益事業的褻瀆。有的校領導為了不增加自己工作負擔,可以說出一千萬個理由來敷衍我們,甚至讓我們去家訪而徒勞往返。我們可以理解少數人為何有這種作法,因為,這些事一沒業績、二沒利益、三增加工作負擔。可憐的孩子!需要被資助的學生就這樣失去機會。
每次家訪回來都有不同感受。參與家訪多年,這回麗江西部之行,內心震撼最大。百姓無法用勞動所得(農產品)轉賣金錢來購買其他生活用品,穿的衣服是千補百衲,鞋子幾乎是用一塊厚布貼著腳底,五指朝天。條件之差,讓人難以想像。所幸此回玉龍縣教育高層領導非常積極地協助我們,使我們能順利、安全地圓滿完成工作。這年頭好人難找,好官更是難求。在此特表衷心感謝!!!祝願,山區百姓早早脫離貧困。寄語千萬個祝福!